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[转]Beanstalkd简介(job生命周期)
阅读量:703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00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之前在微博上调查过大家正在使用的分布式内存队列系统,反馈有,, ,以及。RabbitMQ使用比较广泛,Beanstalkd是后起之秀。Beanstalkd之于RabbitMQ,就好比Nginx之于Apache,Varnish之于Squid。后面在项目中使用Beanstalkd的过程中,更发现其简单、轻量级、高性能、易使用等特点,以及优先级、多队列、持久化、分布式容错、超时控制等特性。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Beanstalkd,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正文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设计思想高性能离不开异步,异步离不开队列,而其内部都是Producer-Consumer模式的原理。

图1 Producer-Consumer模式

应用Beanstalkd,一个高性能、轻量级的分布式内存队列系统,最初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后台异步执行耗时的任务来降低高容量Web应用系统的页面访问延迟,支持过有9.5 million用户的Facebook Causes应用。后来开源,现在有PostRank大规模部署和使用,每天处理百万级任务。Beanstalkd是典型的类Memcached设计,协议和使用方式都是同样的风格,所以使用过memcached的用户会觉得Beanstalkd似曾相识。

核心概念Beanstalkd设计里面的核心概念:

  • job

一个需要异步处理的任务,是Beanstalkd中的基本单元,需要放在一个tube中。

  • tube

一个有名的任务队列,用来存储统一类型的job,是producer和consumer操作的对象。

  • producer

Job的生产者,通过put命令来将一个job放到一个tube中。

  • consumer

Job的消费者,通过reserve/release/bury/delete命令来获取job或改变job的状态。

Beanstalkd中一个job的生命周期如图2所示。一个job有READY, RESERVED, DELAYED, BURIED四种状态。当producer直接put一个job时,job就处于READY状态,等待consumer来处理,如果选择延迟put,job就先到DELAYED状态,等待时间过后才迁移到READY状态。consumer获取了当前READY的job后,该job的状态就迁移到RESERVED,这样其他的consumer就不能再操作该job。当consumer完成该job后,可以选择delete, release或者bury操作;delete之后,job从系统消亡,之后不能再获取;release操作可以重新把该job状态迁移回READY(也可以延迟该状态迁移操作),使其他的consumer可以继续获取和执行该job;有意思的是bury操作,可以把该job休眠,等到需要的时候,再将休眠的job kick回READY状态,也可以delete BURIED状态的job。正是有这些有趣的操作和状态,才可以基于此做出很多意思的应用,比如要实现一个循环队列,就可以将RESERVED状态的job休眠掉,等没有READY状态的job时再将BURIED状态的job一次性kick回READY状态。

图2 Beanstalkd中job的生命周期

特性Beanstalkd基于的源码安装和使用很简单,在此略过。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其几个很nice的特性。

  • 优先级

支持0到2**32的优先级,值越小,优先级越高,默认优先级为1024。

  • 持久化

可以通过binlog将job及其状态记录到文件里面,在Beanstalkd下次启动时可以通过读取binlog来恢复之前的job及状态。

  • 分布式容错

分布式设计和Memcached类似,beanstalkd各个server之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,都是通过client来实现分布式以及根据tube名称去特定server获取job。

  • 超时控制

为了防止某个consumer长时间占用任务但不能处理的情况,Beanstalkd为reserve操作设置了timeout时间,如果该consumer不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job,job将被迁移回READY状态,供其他consumer执行。

不足在使用中发现一个Beanstalkd尚无提供删除一个tube的操作,只能将tube的job依次删除,并让Beanstalkd来自动删除空tube。还有就是Beanstalkd不支持客户端认证机制(开发者将应用场景定位在局域网)。
后续工作

  • 介绍Beanstalkd的命令和使用
  • 翻译Beanstalkd协议
  • 分析Beanstalkd源码

参考文献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daly2008/archive/2013/03/26/2981868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Words Seven
查看>>
Maven自定义插件
查看>>
Dubbo线程数量到底设置多少合适?
查看>>
go实现Ringbuf
查看>>
大型纪录片《互联网时代》
查看>>
apache 配置虚拟目录
查看>>
Hibernate、Mybait,Mysql、Postgresql适用场景
查看>>
WordPress表结构说明(转)
查看>>
html5 手机版页面,缩放比例调整
查看>>
ceph 热迁移 live_migrate-XML error: CPU feature `pdpe1gb' specified more than once
查看>>
openstack iptables太长
查看>>
python学习笔记2
查看>>
使用git命令做版本管理
查看>>
再次开篇
查看>>
Install VM Tools -- kernel header path
查看>>
主机无法访问虚拟机linux上启动的tomcat服务
查看>>
Android中this、super的区别
查看>>
ibatis log4j 配置 显示sql
查看>>
hadoop-2.3.0-cdh5.1.0完全分布式集群配置及HA配置(待)
查看>>
win7 + vs2013 + libiconv.lib
查看>>